指导老师:潘伟伟
学生负责人:朱思颖
团队成员:应泽宇、沈凯乐、白杨、翁于格
为追寻非遗传承之意,宣扬渔舟之文明,永利总站ylzz55“渔舟墨韵,语你共绘”实践服务团在潘伟伟老师的带领下,赴往“渔民画之都”舟山普陀区和嵊泗县。实践团依次前往了舟山市渔民画发展中心、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、舟山市美术馆、舟山市博物馆与嵊泗县田岙村进行实地考察。
个性绘彩,传承守心
实践团成员们首先来到了舟山市渔民画发展中心,在这里,成员们遇到了郑老师,伴随简短的开场,郑老师便向大家讲述起了她与渔民画的故事。郑老师说:“渔民画,什么人都可以画,可以是天马行空的幻想,也可以是平淡无奇的生活,但每一幅画,都代表了作画者与生俱来的个性。”如她所言,每一幅渔民画的鲜艳亮丽,都来自于作者内心深处对于个性解放的理解。他们绘出了自己的人生,绘下了自己的梦想。
在与郑老师的交谈中,实践团学到了她数十年来的“坚守”,知道了“投身天地这熔炉,总有些梦想和意志会因此薪火相传”,知道了“作画的灵魂在于创新,在于创造出一切意想不到却又赏心悦目的东西”。不论是精益求精的态度,亦或是言传身教的坚守,所谓“点、染、搓、磨”,到头来都是她对渔民画的热爱,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对先辈学识的传承。
十年守候,风雨同舟
紧接着,实践团成员来到了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。“十几年前,您就在这工作了吗?”当实践团问到这个问题时,沉默了一会儿的姜老师回答道“是的。”从十多年前调任到舟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始,他便一直扎根在这里,用教学和展出守护着渔民画。每当谈到渔民画的时候,他总能讲出许多东西——“渔民画是色彩鲜艳的”,因为鲜艳的色彩更能展现出舟山人们强烈的生活气息;“渔民画是贴近生活的”,它不止有风与海、浪与鱼,还有婚恋与琐事;“渔民画是多种多样的”,它不止有黑笔白纸,还有银刀刻印。
在交谈的过程中,姜老师带领实践团成员们参观了舟山市非文化遗产保护中心,他详细地介绍着各种非遗文化的习俗与由来,让成员们知道了当地人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守护。
海风传情,非遗润心
随后,实践团来到了以渔民画闻名的嵊泗县田岙村。伴随咸咸的海风扑面而来,嵊泗田岙村的面纱也被缓缓揭下。听着嵊泗人民讲述历史上的惊涛骇浪,非遗技法的传承发展,实践团成员们无比庆幸能够来到嵊泗。嵊泗人民的好客与热情让实践团成员看到了老百姓们的质朴与谦逊,也让他们学到了偏安一隅的豁达和知足常乐的态度。
在文化自信的新征程上,追寻非遗文化的璀璨星河,向世界精彩演绎中国千年传承的瑰宝,不仅是对悠久历史的深情回望,更是展现中华民族独特魅力的文化自信。永利总站ylzz55实践服务团通过实地调查、亲身实践、研究讨论、双语宣讲等方式,致力于搭建起一座座连接古今、沟通中外的文化桥梁,引领更多人走进非遗的世界,感受那份源自心底的文化自豪与归属,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力量。